一项新的横跨东北亚的合作研究!在演化史和释放叫声的结构之间没有强相关性,释放叫声必须保守,如此才能作为有效的性识别和反捕食警报。与此前的发现相反,这里我们使用了广泛分布在东亚的花背蟾蜍Strauchbufo raddei作为研究模型,提供了景观屏障和过去冰川作用对谱系地理格局和释放叫声变异影响的证据。
这里,我们使用了化石校正的松散分子钟来估计分化的时间格局,并重建整个东亚的S. raddei线粒体谱系地理(图1)。此外,我们还推断了末次冰期蒙古-俄罗斯分支(N 类群=147)的种群动态,并比较了亨廷山山脉两侧、外贝加尔地区和阿穆尔河流域分支释放叫声的地理变化因素。分子钟显示,两个谱系之间存在基本分裂:东北和南部起源于S. raddei约15.00至9.00 个百万年前。祖先范围估测阐明了,南部谱系,通过散布作用,起源于大约6.80个百万年前,并支持了南部范围向中亚草原扩展,北部范围向今天的外贝加尔地区扩展,约2.60 个百万年前(图1)。

我们的研究结果还支持,隔离的西北亨廷分支和广泛分布在黑龙江流域的东部亨廷分支之间的释放叫声的显著差异(图2)。很可能,释放叫声的变化归因于北部分支中的一个近期的种群扩张,适用了冰川后北部避难所的模式,该模式仅限于亨廷山脉的西边缘,南部谱系的外贝加尔地区(图2)。因此,我们阐明了花背蟾蜍的释放叫声反映了分支内的谱系地理结构。

Othman S. N., Choe M., Chuang M.-F., Purevdorj Z., Maslova I., Schepina N., Jang Y. & Borzée A. (2022). Across the Gobi Desert, impact of landscape features on the biogeography and phylogeographically-structured release calls of the Mongolian Toad Strauchbufo raddei in East Asia. Evolutionary Ecology. In press. DOI: 10.1007/s10682-022-10206-4